化學
題:
二氧化碳到底算不算酸雨的成分
烏嘎嘎
2006-04-15 18:47:55 UTC
寫一提考卷提到 二氧化碳對地球產生ㄉ污染有溫室效應 是沒錯
也有酸雨 部是ㄇ 我之ˇ到酸雨是硫何氮所形成ㄉ
但二氧化碳 CO2+H20->H2CO3
不就是酸性ㄉㄌㄇ 只要碳酸在榮於水不就變酸ㄌㄇ
那部是所有ㄉ非金屬氧化物都屬於酸雨ㄇ= =
三 答案:
奈良肥羊
2006-04-15 18:50:44 UTC
你說的硫、氮化合物是酸雨成分(二氧化硫+水=亞硫酸、二氧化氮+水=硝酸)
二氧化碳+水=碳酸,是酸雨成分,但是二氧化碳對水的溶解度不高,所已含量很少
阿建
2006-04-15 18:52:00 UTC
酸雨
一、酸雨的定義
「酸雨」,顧名思義,雨是酸的。其正確的名稱應為「酸性沈降」,它可分為「濕沈降」與「乾沈降」兩大類,前者指的是所有氣狀污染物或粒狀污染物,隨著雨、雪、霧或雹等降水型態而落到地面者,後者則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,從空中降下來的落塵所帶的酸性物質而言。在化學上定義水之pH(酸鹼)值等於七為中性,小於則是酸性。自然大氣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,二氧化碳在常溫時溶解於雨水中並達到氣液相平衡後,雨水之酸鹼值約為 5.6,因此大自然的雨水是酸的;但是,在大自然中,仍存在其他致酸的物質,例如,火山爆發所噴出的硫化氫,海洋所釋放出的二甲基硫,高空閃電所導致之氮氧化物等,均會使雨水進一步酸化,而酸鹼值會降至 5.0 左右。因此,在 1980 年代後期以來,許多國內外(包含環保署研究報告)研究者,已將所謂「酸雨」認知為當雨水酸鹼值在 5.0 以下時,即確定受到人為酸性污染物的影響。因此,在環保署研究報告中,已統一雨水酸鹼值達 5.0以下時,正式定義為「酸雨」。例如,若以環保署台北酸雨監測站 1990-1998 年之有效雨水化學分析資料為準,顯示約九成降水天數的雨水pH值在 5.6 以下,而酸雨發生機率則為七成五左右。
二、酸雨的組成
一般酸水化學組成中,較重要的物種包括 H+、Cl-、NO3-、SO2-4、NH4+、K+、Na+、Ca2+及 Mg2+ 等九種。其來源包括
自然來源及人為來源如圖所示,一般而言NO3-及 SO2-4 為主要的致酸物質,其硫氧化物與氮氧化物轉化而來。在人為污染排放方面,前者則與化石燃料使用、火力電廠、含硫有機物燃燒有關;後者主要源自工廠高溫燃燒過程,交通工具排放等因素 。Ca2+ 及 NH4+ 為主要的中和(致鹼)物質。
建志Jeff
2006-04-15 18:51:02 UTC
這要怎麼說勒~
其實在國中的理化中,酸雨主成分是"氮氧化物"→汽機車都會排放的~
"硫化物"也有~
那二氧化碳勒?
多多少少有一點點吧!!
這並不是絕對的!!
ⓘ
此內容最初發佈在 Y! Answers 上,這是一個於 2021 年關閉的問答網站
Loading...